波河上的人

  • 纪录片短片
  • 10分钟

影片看点


  • 《波河上的人》:安氏短片之[波河上的人]1年前
    波河上的人
    波河上的人

    文_Fabuzhini1943年,二战时期两头不高兴的意大利被一分为二,战火从西西里一路烧到亚平宁半岛。与此同时,波河两岸却意外地成为了导演们的“战壕”。这一年,波河沿岸诞生了两部电影,一部是维斯康蒂的《沉没》,一部是《波河上的人》。今天,人们把这两部作品称为“新现实主义的先锋”,但安东尼奥尼当时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在法西斯时期,纪录片不准拍摄穷人。我认为这是是时候关注下层阶级了。”各位,我只是拍已经存在很久的东西。”影片改编自1930年代末《电影》杂志上发表的导演剧本,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河流的仰慕转化为影片中优雅的镜像和诗意的叙述,以至于后来的[中国],当镜头摇过苏州石桥下的船只,当镜头对准黄浦江上的船夫时,我们可以依然感受到他对这条河的深情,但这份深情却未能驱散《波河上的人》中的感叹——“这是无望的生活”,就像电影的开头一样,渔夫的小女儿被称为“波河上的人”。“未来的妻子”,仿佛在暗示着一场思思弗斯式悲剧的到来。影片的最后,直接展现了“无情”的波河如何吞没了村庄。安东尼奥尼表示,拍这部电影让他“第一次理解图像本身的力量和神秘”,这种神秘可能来自于镜头对生活的捕捉。影片中,我们听到了手风琴的无忧无虑,看到了人们在堤坝上快乐的奔跑,感受到了田间劳动者的休憩。“他们可能会思考幸福、离开和旅程。”对他们来说,“那里”的大海遥远而深不可测;而“这里”,有零星的聚会、骑自行车的少年、夕阳西下。波河孕育了费拉拉,这里是安东尼奥尼的故乡,而他选择以【波河上的人们】为出发点,无疑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开始,正如他所说,“我以后所做的一切,无论好坏,都是从那里开始的。”(原文发表于))

猜你喜欢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1080P
  • HD中字
  • 1080P
  • HD中字

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