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

  • 纪录片传记
  • 叶嘉莹白先勇席慕蓉
  • 120分钟
  •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的传奇一生。她一生经历过战争、政治迫害、

影片看点

  《掬水月在手》记录了中国古典诗词大师叶嘉莹(1924-)的传奇一生。她一生经历过战争、政治迫害、漂泊海外。改革开放后,她晚年回到中国。她继续创作、传承教学,这是被文革中断的古典诗歌的命脉。影片将叶嘉莹的个人生活与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她在诗歌长河中对存在意义的追求。《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嘉莹最重要的研究杰作。《秋行》八首描写了中国盛唐的兴衰。本片以此比喻叶先生经历的动荡岁月。雅乐与现代音乐,创造电影音乐,给杜甫的诗歌带来新的生命。《掬水月在手》上映于2020年的电影,由陈传兴执导,相关饰演分别有 叶嘉莹、白先勇、席慕蓉。这部电影豆瓣7.8分,

  • 《掬水月在手》:南望鸣钟处 楼台深翠微1年前

    导演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今年与观众见面,并荣获第33届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诗歌三部曲”的第三部。它呈现出多种电影叙事元素共生的状态,融合了数据分析、文学批评、作者自述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图像思维方式。这部电影不仅是叶先生的传记片,也是通过叶嘉莹和古典诗歌对文化的追求。

    影片的主人公叶嘉莹是著名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她的一生与古诗词是相互书写、相互建构的。她与诗歌之间,隐隐约约地呈现着中国风。观众更多的是一个旁观者,但不是一个完整的第三视角观察者,而是伴随着主角叶嘉莹的叙述从主角的第一视角切身体验。

    1.叙事系统:场景一步步变换,时空互动

    《手中聚水月》的叙事体系围绕着主人公叶嘉莹的自述展开。这种叙述并不是与现实的历史同时进行,而更多的是一种“回望”。耄耋之年回望人生,不仅是灾难过后的简洁、从容,也更加理性、审慎和思考。掠过水月,水月已不复存在,满是云烟。因此,作品并非简单地以时间作为叙事线索,而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时空三维的世界。看电影的过程就像走进一个庭院,在台阶和场景之间展开。

    在叙事结构上,导演创造了独特的镜子空间。影片以北京胡同里的叶嘉莹故居——一座小四合院为结构框架,以建筑的五个部分为章节:“门”、“脉室”、“内院”、“庭院”和“西翼”。标题和叙述部分。随着影片的展开,仿佛步入了这座全景古典庭院。随着空间的变换,影片的时间也在不断推进,从进入文学之门,到领悟文学真谛的内院,最后到花果转果的厢房。……场景变换,曲径通幽。

    影片采用视听和电影化叙事方式,将旁白与叙述相结合。以传统书院的结构为框架和基石,追溯叶嘉莹的一生。但叶家的房子早已不复存在。这座住宅的结构不再是房子本身,而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集诗歌、照片、回忆录于一体的记忆空间,就像“水中月”一样。一方面是记忆宫殿的建设。另一方面,导演从海德格尔那里学到“诗是存在的居所”。一带,诗的居所。

    2.声画空间:影像诗

    诗歌继承着时间和历史的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千百年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已经完全不同。再现的方式有很多种,虚构戏剧是一种方式,但影片并没有采用这种直接、灌输的再现,而是展现变化中的“不变”——山河风月不变,雪和秋雨不改。改变,风吹过树梢、雨落在水面的自然歌声不会改变。另一种不变性是器皿。文物流传至今,仍保持原貌。望着铜镜,仍能感受到“洗漱完毕,独倚望江楼”的孤独。

    因此,在这部电影中,有很多物体和风景的空镜。空镜有序排列,结构如诗般被打断。它像一叶扁舟,带领观众逆流而上,回到繁茂的草原,回望时光、诗意和历史。通过空镜的排列,影片变成了文字般的长短句,丰富了影片本身的叙事性,创造了画面的转折,产生了诗一般的韵律。

    在音乐方面,作品也独具特色。《杜甫秋兴八首集说》是叶嘉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人生历程,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秋兴八首》是唐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也记录了唐代从胜利到衰落的转变。影片中,秋星八首诗也暗指饱受战乱的现代中国,配乐本身就承载着重要的叙事内容。

    导演要求作曲家创作一套名为《秋星八歌》的《秋兴八首》组曲,并在影片中用该组曲背诵叶嘉莹。《秋兴八首》套房布置雅乐,生动地再现了唐朝的氛围。雅乐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唐代音乐。本片中创作的《秋兴八首》除了笙、古琴等雅乐乐器外,还运用了西方歌剧的元素,堪称古典与现代音乐的完美结合。正如唐朝的盛大音乐被召唤到当代时空一样,诗歌中的唐朝也来到了音乐之中。

    掬水月在手

    空镜是段落,音乐是注脚。以图像作诗,拓宽了图像文本的丰富性。

    3。意向:手握水月,自可渡人。

    在陈传兴和梁文道讨论电影时,导演提到他之所以用《手上的月亮》作为片名,并不是叶嘉莹自己的诗。一是因为“水月”的形象有一种难以捉摸、虚幻的美感,就像生活中的诗一样。二是因为叶嘉莹的一生是一场“跨越自我、跨越他人”的旅程,一生在苦水中徘徊,同时也在其中体现出人生的真谛。

    水月是贯穿整部影片的意图,文化之水和诗之魂都是介于其间的“水月”。人生的岁月如水,静静地流逝。水月在手,手能抓到什么。水中月如诗如存在。导演用水中月来寓意生活中的诗意,浪漫却遥远,却是人们精神情感的寄托。影片中,导演问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为什么需要诗人。导演通过视频传达了诗歌的价值,即修身、启迪、自求。

    在采访中多次提到海德格尔,其中海德格尔《为什么要有诗人》谈到诗歌是存在的庇护所。诗歌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是与人共生的。诗歌是人类写出来的,同时也反馈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现在我们重读叶嘉莹的诗文,依然能从中得到安慰和感动,一如既往,没有改变。

    4。主题:模糊性与开放性

    文学纪录片创作的尺度始终难以把握,常常陷入叙事与写意的困境,要么难以理解,要么堆积如山。《掬水月在手》成功地将叙事性、明志性和写意性融为一体,成为一部兼具传记性和文学性的文学纪录片。

    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导演的手法变得更加内敛。文学艺术题材的纪录片通常注重抒情性。《掬水月在手》冷静和克制。一方面是叶嘉莹性情与情感的超脱,另一方面创作者有意识地避免作品变得过于抒情。影片中有很多空镜头,或者风景,或者器物。层层编织的表意文字营造出一定的距离感。这种做法正如台湾导演蔡明亮的“美术馆语”。此时此刻,图像只是一块供人们描述的画布。诗人看到文字,旅人看到风景,不同的观众都可以通过影片读到内心回响的内容。图像不再是被动的传递,而是观众自发意识的产物,打破了银幕与观众的界限。

    死亡与生存、漂泊与归家、孤独与存在等主题浓缩在一起,各种伏笔汇聚在一起。最终,叶嘉莹和席慕容一起寻找祖先居住的地方。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在这个百岁以上的女人看来,所有的空间都成了她的文化空间。

    叶嘉莹一生经历了战乱、分裂、政治迫害、漂泊海外。晚年回到家乡,任教于南开大学,继续传承古典诗词脉络。影片将叶嘉莹的人生经历与中国古典诗词融为一体,在时间文化的长河中呈现孤独与存在、生存与死亡、漂泊与怀旧等多层次的主题。从这个百岁以上的女人的角度来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

    导演陈传兴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诗歌没落的时代,这是一个大多数人以手机和网络世界为日常食物的时代。还有人喜欢诗吗?有人还能坐下来真正观看纪录片吗?“

    从导演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导演对诗的未来的担忧。古典诗歌的火焰能否点燃尚不得而知,但种子仍在微微闪耀,等待着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影片只有两个小时,很难承载叶嘉莹的一生,所以必须做出一定的选择。作品并没有详细阐述叶嘉莹的诗学理论,这让很多观众感到有些欠缺。

    最后一章没有标题,呈现出一种“空虚”。此时的叶嘉莹不再需要任何注释和解释,在不逾越规则的情况下,从自己想要的东西进入存在的本质。那样的层次是一种“空”,一种不可接近。最后,影片以纯白的雪地结束,妙音鸟的脚印蜿蜒在雪地上,雪泥的利爪存在。

    掬水月在手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建造的精神居所里。这个住宅也许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和自然的限制,但它却可以有别样的风景。我们从这个居所成长,并用一生的经验塑造它;终于带着一生的时光回到了这个故乡。

猜你喜欢

  • 1080P
  • HD中字

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