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娜

影片看点

  “柏林派”德国新锐女导演玛丽亚·施佩特2007年的作品。  今年,她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组》荣获2021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银熊奖,备受电影界关注粉丝。这部独特的影片不仅是主竞赛单元中唯一的纪录片,也是最长的纪录片,长达217分钟,由超过200小时的素材剪辑而成。  她的电影并不缺乏对德国新移民的关注,早在2007年的这部影片《麦当娜》中,她就已经关注到了这个话题。当然,《麦当娜》不是纪录片,但也很现实。描述了一位名叫丽塔的德国妇女,她从未认出她的母亲。丽塔生下6个孩子,强行让母亲当孙子的母亲。哎呀,怎么和前几天韩国的离奇故事这么相似?当然,这是一部文艺片,没有那么多离奇的情节。  本片从女性视角探讨德国社会问题。故事的开头,作为一位年轻的德国母亲,丽塔带着小婴儿独自前往美国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但亲生父亲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不想让这个陌生人闯入,所以丽塔的梦想被粉碎了。  故事转移到德国,气氛变得更加阴郁,丽塔和母亲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丽塔有几个来自不同父亲的孩子,她把他们送到了她母亲家,这样她就可以和朋友出去玩。影片对人类心理的描绘如此准确,似乎是想表明丽塔与周围的世界脱节,而不是探究其背后可能的原因。这时,一名非裔美国士兵走进了她的生活,收容了丽塔和她的孩子们。  在影片的视觉呈现上,导演有意识地选择了单调、灰色、半纪录片的方式。随着故事的进展,他巧妙地在丽塔的新公寓里装满了更多的家具、更多的装饰品,体现出更多的色彩。总的来说,这位女导演更值得我们关注。  BerlinerSchule(德语:BerlinerSchule)(法国《新观察家》杂志用“新新浪潮”(nouvellenouvellevacuum)一词来描述德国年轻导演这些特色鲜明的作品)21世纪初期萌芽的新电影运动世纪被用来统称一系列受到国外(尤其是法国)影评人好评的德国电影。柏林学派没有明确的电影风格或规范,但许多电影作品涉及人际和社会关系,以隐含的人物、情感或场景记录当代德国社会的变迁。--飞耳字幕组《麦当娜》上映于2007年的电影,由玛利亚·施佩特执导,编剧 玛利亚·施佩特,相关饰演分别有 桑德拉·惠勒、Luisa Sappelt、苏珊娜·洛塔尔、Coleman Swinton。

  • 《麦当娜》:五个不同肤色孩子的妈妈1年前

    在他的第二部长片《麦当娜》中,玛利亚·施佩特用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展现了复杂而艰难的社会现象:缺乏教育、非婚生子女、移民、种族,并从女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代女性。性别交换这种困境引发了有趣的思考。影片以女主角怀抱前往比利时寻找亲生父亲开始。比利时演员奥利维埃·古尔梅(OlivierGourmet)扮演亲生父亲的角色。出现?原来这部电影还真和达内兄弟有关。两位金棕榈导演担任制片人,让影片更具社会现实性,尤其是这位未婚妈妈的故事与达内兄弟的金棕榈电影《孩子》相呼应。这两部电影都是关于未婚生子但无力抚养孩子的年轻人的故事。不过,相比于《孩子》中卖掉新生婴儿的男主角,这部作品的女主角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母亲。女主角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她出生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父母离婚,父亲再婚移民比利时,她和母亲的关系也不好。她因偷窃被送进监狱,四个孩子留给母亲照顾;出狱后,她带着五个孩子,与黑人男友一起抚养、生活,并承诺要给他们幸福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她最终不肯改变本性,抛下孩子,失踪了。这无疑是一个恶性循环。原生家庭的不幸,会让孩子重蹈父母的覆辙,甚至祸害下一代。

    麦当娜
    麦当娜
    麦当娜
    麦当娜

    然而,导演并没有用批判的态度来描绘主角,而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观察角色,从而重新审视女性的困境。尽管她的身体和心理年龄表明她还没有准备好成为一名母亲,但她和五个孩子之间的亲密场景(扳手腕、买礼物)感受到了真正的母爱,这并没有继承她与亲生关系的不良关系。母亲。她对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非常有信心,尽管有时对其他人来说似乎不合适。导演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的未婚妈妈。她不再受制于传统女性抚养孩子的责任。她带着五个孩子,并继续寻找男朋友。她不仅像慈母一样悉心照顾孩子们,而且还有自己的空间。每天晚上放歌,留下孩子独自一人,偶尔会打破母子之间天然的血缘纽带。这一点或许可以和她亲生父亲的经历相比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开场的情节其实也暗示了她后来行为古怪的倾向。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男性并不太关心自己有多少孩子。这个责任完全落在女人身上,就像她的父亲再婚并组织了一个新的家庭而没有向她透露一样。因此,开头的场景可能为女主角最后的突然失踪提供了线索。

    通过这种前后对比,斯佩特大胆跨越了当代女性的困境:女性不必被困在母亲的角色中,她们有权以如此洒脱的方式和心态对待孩子像男人一样。当然,女主角身上这种性别角色反转的刻画可能不会被大多数观众接受。与其说主角继承了原生家庭中亲生父母的缺点,倒不如说,这位不符合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的女主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导演试图打破社​​会传统的观念。当代女性的标签,打破各种刻板印象。印象尝试。除了揭示女性平权意识外,影片还大胆探讨种族和政治话题。五个肤色不同的孩子,暗示着女主人公此前迷茫混乱的私生活,与她的处女作《时日》中叛逆的女主人公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美国黑人士兵男友的出现,似乎也暗指了德国与美国的关系。那个给她带来短暂幸福、对自己背景经历极其宽容的美国大兵,最终被她无情地赶出了家门,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这种若隐若现的政治隐喻并不是影片的核心,但却能体现出导演对这个现实话题的有趣把控。

    这部作品尖锐的现实话题性堪比达内兄弟的作品,但斯佩特并非完全模仿,独特的叙事风格也是影片的亮点。她刻意不透露完整的信息,让故事情节充满悬念,也让女主角的形象和动机充满谜团,比如生父的警察身份、生母的生死之谜,以及五个孩子的父亲是谁。以及她之前的生活状态,这些关键细节要么后来才被揭露,要么被完全忽略,给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而从头到尾没有配乐的设计,似乎暗暗呼应达内兄弟的作品,让观众完全沉浸在现实情节中,仔细思考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的根源。德国女演员桑德拉·惠勒(SandraHüller)的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以《托尼·厄德曼》为广大影迷所熟悉。她在这部电影中对这个困难角色的处理令人惊叹。这种飘忽不定的角色显然是《时日》女主人公反抗传统社会道德规范、拒绝融入既定性别角色的延续。这位未婚妈妈在应对突如其来的新情况时,总是能表现出令人费解的自信。也许你不禁想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做。然而,桑德拉的解释却总是给你模棱两可的答案。没有办法知道这个角色的真实内心想法。

猜你喜欢

  • HD中字
  • HD中字
  • 1080P
  • 1080P
  • 1080P
  • HD
  • HD中字
  • HD中字

同类型

  • HD中字
  • 1080P
  • HD中字
  • HD中字
  • HD
  • 1080P
  • 1080P
  • 1080P

同主演

  • HD
  • 1080P
  • HD中字
  • 1
  • HD中字
  • 1080P
  • 1
  • 10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