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艾勒沙

影片看点


  • 《玫瑰艾勒沙》:路易·阿拉贡的多面人生1年前

    2022年是路易·阿拉贡逝世40周年。7月底,由于工作原因,我带着同事参观了位于巴黎郊区的阿拉贡故居。非常喜欢!回来后,一口气写了五千多字。几天后,Les3Luxembourg开始放映瓦尔达的回顾展,一切都是那么巧合。啊,我忍不住说:巴黎真好!本文也献给我非常喜欢的阿涅斯·瓦尔达和雅克·德米。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真挚而美好的关系,瓦尔达才将阿拉贡和艾尔莎的故事捕捉得如此细腻动人!

    看《文学报》,很喜欢小编加的标题《“他让我们知道文学胜过一切”》。

    玫瑰艾勒沙

    1.来源不明

    1897年10月3日,路易·阿拉贡(路易斯·阿拉贡)出生于巴黎。当时,他的父亲路易·安德里厄(路易斯·安德烈)已年近57岁,并且已经有了妻子,而他的母亲玛格丽特·图卡(玛格丽特·图卡斯)只有24岁。他的父亲是前巴黎警察局长和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他是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为了避免丑闻、保护家族声誉,他的生母谎称是阿拉贡的“妹妹”,祖母则谎称是他的“养母”。阿拉贡被告知他的亲生父母已去世。童年就像一个谜。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阿拉贡即将奔赴前线时,他才得知真相。当时,自称“妹妹”的他的生母陪他来到了巴黎东站。由于担心此行可能是生与死的分离,他充分揭露了阿拉贡的真实出身。

    由此造成的创伤和痛苦深深影响了阿拉贡日后的日子,而他的母亲也成为了难以言喻的代名词。他在诗《词语》(Lemot)中写道:“这个沉重的秘密在我们之间沉重地压着”“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耻辱”“称你为我的妹妹让我无能为力,如果我假装这只是为了你”“我是错误地出生”等等。至于“阿拉贡”这个姓氏,不难看出它不属于父母任何一个家庭。关于其起源,据说他的父亲是法国驻西班牙大使。为了纪念在西班牙的这段经历,他选择了阿拉贡这个名字;另一个是,他父亲担任巴黎警察局长时,手下有一个警察局。导演的名字叫阿拉贡。更重要的是,阿拉贡(Aragon)和安德里厄(Andrieux)都是以字母“A”开头,父亲似乎希望与儿子建立一种微妙的、难以察觉的联系。正如皮埃尔·戴克斯(PierreDaix)在他的传记《阿拉贡传》(Aragon,unevieàchanger,1975)中所写:“[阿拉贡]这个名字包含着一种直到很久以后才被破译的密码。“

    二.身份的交织

    路易·阿拉贡从小就生活在母系家庭:自称“养母”的祖母和三个女儿围绕着阿拉贡。此外,只有一名男性,阿拉贡的叔叔埃德蒙·图卡斯(EdmondToucas),是小型文学报纸《现代新报》(LaNouvelleRevueModerne)的创始人和经理,经常光顾法国。文学界对现代艺术也十分热衷。阿拉贡青少年时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叔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16年开始,阿拉贡报名学习医学,期间结识了安德烈·布雷东,两人因对马拉美、兰波、阿波利奈尔等诗人的共同喜爱而走得更近。1917年,阿拉贡应征入伍,次年春天,他被派往战争前线担任辅助医生。1919年复员后,阿拉贡一边继续医学研究,一边撰写文学作品。同年3月,与布列塔尼、苏波共同创办《文学》(文学)杂志。次年,阿拉贡出版了第一本诗集《Feudejoie》,从而开启了他社会主义写作的超现实主义时期。

    今天一提到阿拉贡,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共产党身份。1927年1月,阿拉贡加入法国共产党。1931年,他发表诗《红色阵线》(《前胭脂》),与超现实主义的老朋友决裂。20世纪30年代,阿拉贡致力于法国共产主义运动。除了担任相关政治职务外,他还为《人道报》(L'Humanité)、《今晚》(CeSoir)等报纸撰写文章,并出版小说《巴塞尔的钟声》(LesClochesdeBâle,1934)、《美丽街区》(LesBeauxQuartiers,1936)等。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拉贡再次应征入伍。法国被纳粹德国占领期间,阿拉贡转入地下,积极参加“抵抗运动”,并秘密出版诗集《断肠集》(Crève-cœur,1941)、《艾尔莎的眼睛》(LesYeuxd'Elsa),1942年)、《格雷万蜡像馆》(LeMuséeGrévin,1943年)和《法兰西晨号》(Ladianefrançaise,1945年)等。1954年,阿拉贡成为法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阿拉贡不仅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多种多样,风格各异。他创作了一系列爱国诗歌,号召法国人民在德国占领期间奋起反抗;他写的历史小说《圣周风雨录》(LaSemaineSainte,1958)再现了法国历史上的“百日政变”时期。以十八党为代表的两大政治力量的较量和逃亡战线上的各种情况,波澜壮阔、缜密;他先后创作了六卷本小说《共产党人》(《共产党人》,1949-1951,1966-1967重写),歌颂共产党人的英勇斗争,描写当时法国的社会政治现状,成为代表作现实主义在战后法国文学中享有盛誉;(LePaysandeParis,1926)呈现出独特的“拼贴美学”。除此之外,阿拉贡还担任编辑,并于1953年至1972年管理《法国文学》报纸,为20世纪60年代左右法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诗人、编辑、散文家、小说家、批评家、历史学家、辩论家、叛逆者、革命者……多重身份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阿拉贡的三维形象。

    3。对文坛的影响

    作为一位异常多产的作家,路易·阿拉贡为法国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深深影响了其他文学人物。1982年12月24日,阿拉贡去世。在他的葬礼上,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让·多尔梅松致辞,随后以《一位诗人的坟墓》(Tombeaupourunpoète)为题发表在《费加罗报》中,他在文中写道:“诗歌正处于彷徨的时期,传统即将枯竭,前卫仍在寻找自己,阿拉贡无疑是法国诗人第一人。最耀眼的、最流行的、最娴熟的、最悲伤的”。从演讲的标题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端木松眼中,阿拉贡首当其冲是一位诗人。阿拉贡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不少被乔治·布拉森斯、让·费拉特、莱奥·费雷等人改编成歌曲,如《世间没有幸福的爱情》(Iln'yapasd'amourheureux)、《没有你我将如何》(Queserais-jesanstoi),这使得法国诗歌更受欢迎,更容易被公众接受。阿拉贡还被法国媒体称为“二十世纪的雨果”。

    玫瑰艾勒沙

    端木松多次表达了对阿拉贡的钦佩和敬佩。1992年12月17日,阿拉贡逝世10周年,段木松在《人道报》上发表了文章《卓越的现代人》(LeModerneparExcellence)。段木松直言,自己不同意阿拉贡的政治观点,自己也从来不是共产主义者。然而,他对书籍和文字的热爱将不同观点的人们团结在一起。端木松在《法国文学的另一部历史》,1997年的序言中写道:“纪德、普鲁斯特、克洛岱尔、瓦莱里、佩斯、阿拉贡等人,他们为法国文学开辟了新的视角,做出的贡献比任何人都多。法语的荣耀。”在《阿拉贡在我们之中》(Aragonparminous,1997)中,段木松预言:“如果让我打赌,我敢打赌,一百年后,也许五百年后,阿拉贡仍然会被那些一无所知的人看到“他的读者对象是一无所知的年轻人。他与隆扎德、波德莱尔、圣西门、司汤达、夏多布里昂、兰波一起,在法国作家的画廊中占有一席之地。”

    力推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进入法兰西学院的段木松一直遗憾自己没有也推动路易·阿拉贡当选。当然,端木松深知,阿拉贡在法国文坛取得的成就并不需要这个头衔的加持。在《另一种法国文学史》第《阿拉贡(1897-1982),世纪的镜子》(阿拉贡(1897-1982)。Unmiroirdusiècle)一章中,端木松写道:“他让我知道文学胜过一切。和数以百万计的法国人一样,我非常熟悉他的诗。””。端木松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只要想起阿拉贡的诗,就会热泪盈眶。作者段木松已出版以下作品:《世界末日的怪事》(C'estuneselectedétrangeàlafinquecemonde,2010)、《有一天我将只字不提地离开》(Unjourjem'eniraisansavoirtoutdit),2013)和《我要说人生很美》(Jediraimalgrétoutquecetteviefutbelle,2016),这三个标题是三节诗,均取自阿拉贡1954年出版的诗集《眼睛与记忆》(LesYeuxetlaMémoire)。常常后悔自己不能写出像阿拉贡那样的作品。他表示,如果他还坚持写下去,就会在阿拉贡的阴影下。

    4。传说中的爱情神话

    路易·阿拉贡除了是法国共产党党员、作家、诗人之外,还是一位真诚的情人。阿拉贡与艾丽莎的爱情故事一度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佳话。1928年11月6日,两人在巴黎蒙帕纳斯区的LaCoupole咖啡馆见面。正如阿拉贡在阿涅斯·瓦尔达(AgnèsVarda)为他们拍摄的纪录片《玫瑰艾尔莎》(ElsalaRose,1966)中所说:“我们一生都不会分离。”在阿拉贡的作品中,艾尔莎的身影随处可见。他出版了诗集《我在巴黎只有艾尔莎》(LesYeuxd'Elsa,1942)、《艾尔莎》(Elsa,1959)《艾尔莎的热恋人》(LeFoud'Elsa,1963)、《我在巴黎只有艾尔莎》(Ilnem'estParisque)德尔萨,1964)。

    ElsaTriolet1986年出生于莫斯科,24岁来到法国。离开祖国多年的她,家乡在她心里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第一眼看到维伦纽夫磨坊就爱上了它,1951年,阿拉贡将其献给“背井离乡”的艾尔莎,称为“法国的一角”。这是他们拥有的第一处房产,远离巴黎的喧嚣,这里就像一个世外桃源,让夫妻俩在安静的角落里享受着安静的生活。如今,在故居客厅的圆洞形窗户后面,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流淌的河流。客厅门口有一台无线收音机,旁边放着一张根据阿拉贡诗歌改编的歌曲唱片。站在其中,耳边仿佛有悠扬的旋律……

    如果有机会参观故居,你会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蓝色调,这是Elsa最喜欢的颜色,比如厨房使用的彩陶砖和画家莫奈吉维尼故居的厨房一模一样相同。这对夫妇与毕加索等艺术家关系密切。据说毕加索来作客时,总会带一件自己的作品。厨房的桌子上有两个毕加索制作的盘子摆放器,阿拉贡书房的墙上有一幅名为《狂欢节:国王》的石版画,从中可以看到和平鸽的轮廓。在厨房里,我们还可以看到FernandLeger送给Elsa的红棕色马陶,呼应Elsa1953年出版的小说《红棕马或人类的愿望》(LeChevalrouxoulesintentshumaines),以及Léger受PaulÉluard的启发而绘制的插图诗《自由》(自由,1942)展示在阿拉贡的书房里。

    5。关于ElsaTriolet

    ElsaTriole绝非像阿拉贡妻子那样只是一个简单的身份标签。首先,她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她创作小说,其作品《LePremierAcroccoûtedeuxcentsfrancs》荣获1944年龚古尔文学奖。她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这本短篇小说集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标题取自伦敦电台在普罗旺斯登陆前夕发送的12条编码信息之一。故事的形式就像一幅“拼贴画”,很像她在20世纪30年代为巴黎一些高级时装工坊制作的珠宝。今天在夫妻俩的卧室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桌子上的原材料。这种独特的珠宝制作体验也在《玫瑰艾尔莎》中呈现。不仅如此,艾尔莎还从事翻译工作。一方面,她将契诃夫、马雅可夫斯基等俄罗斯作家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引入俄罗斯。阿拉贡和艾尔莎藏书丰富,多达3万多册。此外,二楼的走廊里还隐藏着一个秘密衣柜,里面存放着艾莎最喜欢的睡前读物——近300本侦探小说。如果有机会参观故居,不妨让管理人员帮你打开衣柜一探究竟。

    其实,关于Triole这个姓氏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艾尔莎·特里奥尔(ElsaTriole),原名艾尔莎·尤列芙娜·卡根(ElsaIourevnaKagan)。1917年,她结识了驻莫斯科的法国军官安德烈·特里奥莱特。1919年,两人在巴黎结婚。此后,两人在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生活了一年。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两年,1921年,艾尔莎离开丈夫前往伦敦和柏林生活。1924年,艾尔莎再次回到巴黎。艾尔莎和阿拉贡结婚后,她选择保留前夫的姓氏。一些原因是她当时已经以“ElsaTriolet”这个名字发表了作品,而她不愿意改变。有人说,她希望保持个人的独立性,而不是成为丈夫路易·阿拉贡的“附属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艾尔莎也算得上是一位“女权主义者”的先驱。

    6。小王子和他的玫瑰

    1970年6月16日,艾尔莎因心脏病去世。从此,故居二楼的日历就永远定格在这一页上,仿佛在暗示,自从艾尔莎去世后,阿拉贡的世界就停止了转动。按照艾尔莎的遗愿,她被埋葬在花园里的两棵山毛榉树下。几个月后,俄罗斯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专程为艾尔莎演奏了巴赫的《第五无伴奏大提琴组曲》。12年后,1982年12月24日,阿拉贡去世。两人一起埋在树下,相拥而眠。如今,站在两人的墓碑前,我们依然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悠扬的琴声。这是专门安装在故居的现代艺术装置。

    阿拉贡和艾尔莎曾经住过的房子现在已经变成了博物馆。全称MaisonElsaTriolet-Aragon,位于伊夫林省Saint-Arnouen-Yvelines市,距巴黎约一小时车程。今年是路易·阿拉贡逝世40周年,故居全年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进行纪念。如果没时间去这里,在巴黎市中心,圣路易岛附近,有一个以路易·阿拉贡命名的广场,路牌上刻着阿拉贡的四行诗。广场紧邻塞纳河,风景优美,舒适又安静,有机会不妨去那里走一走。如果你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你可以带一本阿拉贡的诗集,坐在圆顶咖啡馆里。正是在这里,小王子遇见了他的玫瑰。

    最后,听听路易·阿拉贡写给埃尔莎·特里奥尔的情诗,米歇尔·皮科利在纪录片中深情地读到了阿拉贡的诗句:“我爱上了震耳欲聋的沉默”、“我被流星之火击中”,就像一个八月在海上死去的水手……我看到海上突然出现一道光,艾尔莎艾尔莎的眼睛,艾尔莎的眼睛,艾尔莎的眼睛”,“我真正的生活从遇见你的那天开始……我出生了在你的嘴唇上,我的生命从你开始”,“我的宇宙,艾丽莎,我的生命”......

猜你喜欢

  • DVD中字
  • 1080P
  • HD
  • 1080P
  • 1080P
  • 超清
  • HD
  • 1080P

同类型

同主演

  • HD
  • HD
  • HD中字
  • HD
  • 1080P
  • HD中字
  • 1080P
  • HD中字